
五十肩適度活動與日常照護技巧
五十肩不能不動,但又不能過度活動,「適度活動」的判斷標準是肩友「一點點痠痠的」以及「一點點痛痛的」。 五十肩可以在短時間內用擴張術將大部份的沾黏去除,但是周邊軟組織的生理適應期則需要系統性訓練與飲食搭…
五十肩不能不動,但又不能過度活動,「適度活動」的判斷標準是肩友「一點點痠痠的」以及「一點點痛痛的」。 五十肩可以在短時間內用擴張術將大部份的沾黏去除,但是周邊軟組織的生理適應期則需要系統性訓練與飲食搭…
「過度活動」很常出現在兩種肩友身上,一是非常能忍痛,另一種是擴張術療程中的肩友。 「非常會忍痛」的肩友認為「五十肩自己拉開就好」,聽親友說拉單槓、甩手就不用看醫生,於是咬牙認真想靠自己將沾黏拉開;「擴…
五十肩的病因為「肩關節囊沾黏」影響日常生活甚鉅,在治療期間日常生活原則有二: 五十肩雖非致命疾病但非常影響生活,請肩友以「不要忍痛」以及「善用工具」為日常原則。
「本體感覺」又稱為「肌肉運動知覺」是一種對身體動作產生的感覺;透過肌腱或肌肉的本體覺受器,感知肌肉長度、壓力、張力等變化,將訊息整合後傳回大腦,讓身體具有肌肉記憶及提供協調的重要功能。 然而,五十肩為…
「受傷多休息」已經是過時的復健觀念,現在軟組織受傷原則是「適度運動」,不動反而會產生更多後遺症,特別是五十肩需要透過協調性運動,讓肩部恢復靈活狀態。 肩關節是身體活動角度最全面的關節,當五十肩發生時,…
五十肩肩友的「肩部運動」是「肩膀靈活度」重要環節,屬於「行百里者半九十」等級的最後決勝關鍵! 五十肩是關節沾黏,當代的沾黏透過「擴張術」已經能輕鬆處理大部份的沾黏,但仍有大概兩成的沾黏,需要肩友居家主…
「全關節角度伸展」及「適度適量不燥進」是五十肩運動的基本原則,是五十肩要完全好的重要一哩路。 「全關節角度伸展」系統化執行的目的,是讓肩部活動靈活化,因沾黏的五關節囊會造成「角度受限」,也就是長輩因為…
拉單槓、甩手,都不是五十肩急性期的合適運動,反而會越來越嚴重! 五十肩的成因是「關節囊沾黏」,原則上要以運動「分開沾黏」就可以改善五十肩的症狀,但是人體組織除了「關節囊」以外,還有肌肉、韌帶需要同步處…
五十肩的致病原理是肩部「關節囊」「發炎」產生「沾黏」,不運動會讓五十肩更嚴重。 五十肩醫學名稱是「沾黏性肩關節囊炎」,身體為了自癒發炎造成的組織破壞,會用很多膠水進行修補,但在修補過程中,除了會把破損…
輝馥診所專注治療五十肩,來求診的肩友大致可以依症狀進行中分為「頑固型」與「輕微型」兩款: 頑固型(影響睡眠、疼痛大於三個月、復健一個月無效)的可以用「肩關節囊擴張術」治療,一個月就畢業收工。 輕微型(…
很開心最近「五十肩」這個小疾病,在最近開始受到重視,來輝馥診所的五十肩肩友,對於「五十肩是什麼?」、「我是五十肩」、「肩關節囊擴張術?」這幾個點播率最高的門診問題,都已經了然於心,也都下好來輝馥跟我們…
五十肩真的很痛!今天看到新聞寫著小時候聽著他的歌長大的「『動力火車』尤秋興患50肩 發作痛到手無法抬起」,再看到照片裡他微笑著對鏡頭比讚,右手卻吊個著護肩固定不動,心裡暗暗替他擔心起來,擔心他拿吉他自…
沒有五十肩的朋友,很難把「睡不好」跟五十肩想在一起,「不過就手痛?」其它朋友不明就理,「不是睡一覺就好了嗎?」、「可是那個誰誰誰自己就好了」……。 五十肩雖然每一百人有二到五個,但是大多是輕微款,真的…
「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」aka五十肩,是個感覺起來很常見,但其實每一百人只有2-5個人有的肩部疾病,統計上,女生比男生多、非慣用手比慣用手多,好發年齡在40歲至60歲之間,四十歲以下的五十肩,若不是糖尿…
五十肩又名「肩凝症」、「肩週炎」,本名是「沾黏性肩關節囊炎」(adhesive capsulitis),打開google 查「五十肩治療」,滿滿的各種文章令人眼花撩亂,有人說要打針、有人說自己會好,還…
「排程都排好久,我就不想去看了!」 門診間,一位五十肩友很直接了當的告訴我,他因為覺得復健排程都很難約,再加上交通往返,算一算花的時間成本,遠超過自費的「肩關節囊擴張術」費用,心一橫,「乾脆來全自費治…
今天中午在等排骨飯時,聽到隔壁桌幾位老年人聊著天:「年輕人真奇怪,免費操場不跑,花錢去健身房跑?」另外兩位點頭稱是,覺得現代年輕人就是太愛亂花錢,「操場跑一跑不就好了!」 唉呀,阿伯啊!您的兒子認真上…
五十肩治療雖然隨著軟組織超音波的普及,讓肩友在門診就能夠執行「肩關節囊擴張術」,縮短原本六個月的到院治療期至1個月,過程也相對平和、省時,能夠在治療期正常維持正常工作與兼顧家庭生活,但最好的醫學不是「…
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也很容易得五十肩,第1型糖尿病患者在45歲以後,五十肩的患病率為59%,若是單就糖尿病族群來估算,一生之中會得到五十肩的機率(lifetime prevalence,LTP)為76…
五十肩的復健運動已經行之有年,常見的運動有「指梯爬牆」、「鐘擺運動」以及「轉肩輪」,再經過改良,可以坐姿進行的居家復健「背後爬梯」、「前傾拉肩」都可以去除關節囊沾黏,若是再加上「推椅練肌力」以及各種彈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