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疼痛」-「少動」-「再受傷」
「疼痛惡性循環」指的是身體受傷若無積極進行肌肉及本體覺訓練校正,會因傷後結構改變,造成後續反覆受傷。
當組織受損後(疾病、外傷、手術),發炎反應產生「疼痛」,用以示警身體有狀況發生,同時促進纖維母細胞(人體自產修補膠水)進行自我修復;若是在修補的過程中未正確執行相關復健,關節會因纖維化沾黏,周邊肌肉組織也會隨之萎縮,造成關節活動度下降。
關節活動下降,肌肉就會更加「少動」而更萎縮,造成關節整體的角度更加下降,接著反覆拉傷「再受傷,便進入了的疼痛惡性循環。
「早期治療」是打破惡循環的第一原則,在疼痛可忍受的範圍內,盡可能的正常活動,才能打破疼痛惡循環!